1070701-7天堂路 (18).jpg

4-02車子.gif昨日遊賞了台東海岸的風光,上午飽嚐一頓中西合璧的早餐之後,我們將繼續領略台東縱谷之美…。

DAY 2(7/01):山里車站 >崑慈堂 >綠色隧道 >鹿野高台 >天堂路 >伯朗大道 >大觀亭>大坡池 >池上車站 >花蓮車站 >花蓮福容飯店

1070701-2山里車站 (1).JPG 1070701-2山里車站 (5) 1070701-2山里車站 (10-2).JPG

蒸汽火車對於現代人而言,已算是骨董了,當我們抵達山里車站時,正好趕上「仲夏寶島號」的發車時間,讓大家再次重溫蒸汽火車的汽笛聲與煙霧裊裊的兒時回憶…。

山里火車站(3) 山里火車站 (2) 山里火車站 (1)

figure-301花朵1.gif山里車站

宛如與世隔絕的小小車站,坐落在三、四十幾戶的山里部落中,鮮少有人知道的山里車站,每天看著對號列車呼嘯而過,在作家劉克襄的筆下是一座「傳說中,到不了的車站」。

孤寂而寧靜的山里車站,四周錯落幾處農田,在鐵路電氣化後依然服務每日為數不多的旅客,車站中的島式月台仍保持在東線鐵路拓建以前的風格,靜謐純樸的氛圍,加上作家的文章,深深吸引不少旅客與鐵道迷前往探訪這一座美麗的小車站。(摘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官網)

在距離山里車站不遠處,有個白色的小教堂,質樸的外觀充滿著歲月的痕跡,吸引不少遊客到此一遊。在此我們竟與小偉領隊不期而遇,跟他打聲招呼之後便分道揚鑣…。

1070701-2山里車站 (17).jpg 1070701-2山里車站 (13).JPG 1070701-2山里車站 (20).JPG

山里教堂

而在山里車站附近的山里教堂,斑駁白色石牆的外觀,屋頂插著帶有滄桑感的紅色十字架,刻畫出歲月流淌的痕跡,如此小小一座教堂卻是當地的信仰中心,隨著山里車站爆紅,矗立在部落中的山里教堂,也變成遊客爭相拍照的景點,為安靜的山里部落帶來幾分熱鬧活潑的氣息。(摘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官網)

接著,我們前往與我年紀相仿的「崑慈堂」參觀,此地之所以有名,乃因其前身原為日據時代的神社,台灣光復後原址改奉土地公,而慈濟正嚴法師在出家之前曾隨其師父掛單修行於此。因而此處的建築特色可謂中日兼備;另一傳說此地有尊神像其鬍鬚不斷地增長,堪稱一奇!

1070701-3崑慈堂 (1).jpg 崑慈堂 (1) 崑慈堂 (2) 崑慈堂(3)

圖1: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神社

figure-302花朵2.gif崑慈堂

主奉瑤池金母的崑慈堂,座落在臺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308號,這裡原來是日據時期鹿野移民村內的神社的所在地,崑慈堂發展至今,已成為龍田村的信仰中心。又因為與證嚴法師有所因緣,寺廟的苦楝樹因此被稱為「慈濟樹」,成為花東地區遠近馳名的廟宇。(以上資訊摘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台東有許多綠色隧道,而北起卑南下賓朗的三叉路,南至十股約兩公里的路段,由上百棵茄苳樹所構成的綠色隧道,則是台東是最知名的地標。

1070701-4綠色隧道 (3).JPG 1070701-4綠色隧道 (1).JPG 1070701-4綠色隧道 (5).JPG

figure-303花朵3綠色隧道

日治時期,日本人為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運輸需求,興建以茄苳樹為掩護的戰備道路,專門供戰車行駛,從臺東市經卑南一路延伸到初鹿,長達15多公里。

戰後,因都市發展建設道路需要,陸續砍除戰備道路上的茄苳樹,綠色隧道逐漸消失,只剩下北起卑南鄉下賓朗的三叉路,南至十股社區約兩公里的綠色隧道,經縣民與縣政府力爭而成功保留。

上百棵茄冬樹所構成的綠色隧道,已經成為臺東市街道綠化最知名的地標,進入其中,芬多精令人神清氣爽,可閒適的騎著單車,或步行悠遊其間,感受這具有歷史意義,又散發自然氣息的美麗公路。(以上資訊摘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1070701-5鹿野高台 (2).jpg

我們在「飛躍綠色隧道」之後,旋即轉往目前台東最夯的景點之一~鹿野高台,此刻(每年6~8月)適逢熱氣球活動的季節,每日分清晨和傍晚兩個時段進行,因此,吸引不少過內外的遊客前來觀賞或體驗。此外,滑翔翼亦為另一項熱門的活動。

1070701-5鹿野高台 (1).JPG 1070701-5鹿野高台 (9).JPG 1070701-5鹿野高台 (10).jpg 1070701-5鹿野高台 (11).JPG

圖2:熱氣球與滑翔翼是鹿野高台現今最熱門的活動

figure-304花朵4.gif鹿野高台

鹿野高台擁有絕佳視野,能夠一覽整個高台地區與卑南溪谷底的田野景色,也是臺灣東部一處優良的天然空域活動場地。每當6月至8月時,正是鹿野高台進行熱氣球活動的好時機,搭乘緩緩升空起飛的熱氣球,徜徉在花東縱谷的美景之中,親身體驗熱氣球起飛的這一份躍動。

從龍田村沿著指標一路往高台走,只見地勢逐漸升高,經過高台茶葉展示中心後不遠,好大一片綠草如茵的寬廣草坡隨即映入眼簾,登上草坡最高處的高眺亭,整個高台地區與縱谷的景色,盡在眼前,一覽無遺。

每逢暑假期間,盛大舉辦的熱氣球嘉年華以及光雕音樂會,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前來參加,熱氣球繫留體驗、熱氣球自由飛行表演、絢麗燦爛的光雕音樂會,或是曙光光雕音樂會等活動,讓人永生難忘。(摘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官網)


會叫"阿嬤"的鸚鵡

在鹿野品嚐當地有名的「手作紅烏龍茶布丁」時,店家飼養的一隻鸚鵡會說人話,不停地叫著「阿嬤~阿嬤」十分逗趣!中午,原本導遊介紹我們一家豆皮專賣店午餐,不巧今日適逢公休,只好改到另一家小麵館~「阿嬤的店」,不知是否是鹿野的鸚鵡已經預報今日的結果…哈哈!不過,雖然是家小吃店,它的仙草麵食倒是挺有特色的,而且老闆娘相當阿沙力免費招待我們喝仙草汁

1-38餐具.gif午餐 ~阿嬤的店

1070701-6阿嬤的店 (4).jpg 1070701-6阿嬤的店 (3).JPG 1070701-6阿嬤的店 (6).JPG

下午,導遊帶我們來到金城武知名廣告「I see you」拍攝的場景~天堂路,蜿蜒的柏油路搭配青色的山巒和黃綠相間的阡陌,猶如一幅風景畫,著實美極了!

1070701-7天堂路 (10)

figure-305花朵5.gif天堂路

而在伯朗大道的中間,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是金城武曾來這兒騎單車拍攝廣告的地方,兩邊一望無際的綠色稻田隨風搖曳,被譽為是一條「翠綠的天堂之路」。(摘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官網)

1070701-7天堂路 (17).jpg 1070701-7天堂路 (18).jpg 1070701-8伯朗大道 (1).JPG

池上是台灣稻米重要的生產地之一,目前正值水稻收割期,因此,有些地方是金黃稻浪隨風舞動,搖曳生姿;有些地方則是青黃不接、濃煙四起(燃燒稻草),呈現出不同的田園風貌。

1070701-8伯朗大道 (4).JPG 1070701-9大觀亭 (3).jpg 1070701-10池上 (2).JPG 1070701-10池上 (5).JPG  

figure-306花朵6伯朗大道

在臺東池上鄉的田間道路上,兩旁是隨風搖曳的稻浪,因拍攝伯朗咖啡的廣告而大受歡迎,被稱為「伯朗大道」。伯朗大道的正式名稱為錦新三號道路,筆直的道路上兩旁盡是遼闊翠綠的稻田,隨著時間轉為金黃,阡陌的黃色稻浪,再加上遠方高低起伏的山巒,宛如明信片上的美麗照片。在這片無邊無際的稻田中騎單車、散步,讓人遠離城市的喧囂,放鬆身心,沉浸在這番美景中。

在伯朗大道旁的一棵茄冬樹,高聳茂密的樹冠,搭配遠方的稻田風景,成為金城武拍攝廣告其中奉茶片段的場景,而被稱為「金城武樹」,吸引許多追星族或遊客前來拜訪。(摘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官網)

1070701-8伯朗大道 (17).jpg 1070701-8伯朗大道 (21).JPG 1070701-8伯朗大道 (24).JPG

1070701-8伯朗大道 (8).JPG 1070701-8伯朗大道 (12).jpg 1070701-8伯朗大道 (15).jpg

由於時間有限,也為了避開人群,因此我們並沒有造訪金城武樹,匆匆與伯朗叔叔合影留念後,旋即轉往大觀亭,登上觀景台眺望遠處,居高臨下山田美景一覽無遺!

1070701-9大觀亭 (3).jpg

figure-307花朵7大觀亭

沿著日據時代透過總督府建造的人工水圳-浮圳往前順行,即可抵達以木造涼亭與步道建築而成的『浮圳大觀亭』。大觀亭不但位於池上環圳自行車道旁,騎乘自行車踏行的遊客們可以在此稍做休息。這裡距離地面有6公尺高,為此處的至高點,擁有一望無際的遼闊視野,從這裡可以完整眺望175公頃的稻田,熱門的伯朗大道、天堂路都可以一覽無遺。(以上摘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1070701-9大觀亭 (1).jpg 1070701-9大觀亭 (6).JPG 1070701-9大觀亭 (7).jpg 1070701-9大觀亭 (8).JPG

圖3:灌溉水道

離開了大觀亭,我們繼續轉往景色秀麗宜人、也是秀姑巒溪源頭之一的大坡池…。

1070701-11大坡池 (11).jpg 

景色宜人的大坡池

figure-308花朵8.gif大坡池

大坡池原名「大陂」,又稱「大埤」,是內陸淡水草澤地,曾以「池上垂綸」列為臺東十景之一。由於天然環境良好,因此動植物等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每逢夏季時可賞滿池粉嫩的荷花,而周邊更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大坡池景色優美宜人,適合放鬆休閒,是來臺東旅遊不可錯過騎鐵馬、放空的好地方。

大坡池為池上斷層活動而形成的斷層池,水源則來自新武呂溪沖積扇末端的伏流,也是秀姑巒溪的源頭之一。在日治時期,大坡池的湖面比現今還要廣闊,孕育出豐富的淡水魚蝦,在波光粼粼、雲煙繚繞的湖面上,時常可見一葉扁舟漁夫撒網如詩般的畫面,不僅被列為臺東十景之一,早期的池上便當裡的魚蝦佳餚,更是來自大坡池。

湖光山色的大坡池,雖不復見當年池上垂綸的人文景色,卻能讓人在夏季時參加竹筏季,體驗早期漁民遊湖捕魚的艱辛,欣賞別有一番姿色的大坡池。(摘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官網)

1070701-11大坡池 (8).JPG 1070701-11大坡池 (15).jpg 1070701-11大坡池 (16).jpg 1070701-11大坡池 (19).jpg

在大坡池的入口處附近有個音樂館,內部裝潢頗有文創氣息,主要是展示與古典音樂相關文物。館內有位義工特地為我們做了導覽簡介,方得知原來這是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的推廣中心,為提升池上鄉古典音樂欣賞素養與美學教育推廣而設立的音樂館,令人印象深刻!

1070701-11大坡池 (1).jpg 1070701-11大坡池 (2).JPG 1070701-11大坡池 (4).jpg

1070701-11大坡池 (6).JPG 1070701-11大坡池 (7).JPG 1070701-11大坡池 (9).jpg

音樂館的內裝運用了許多原民部落的元素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

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是花東縱谷最重要的國家級濕地,也是池上人最喜愛去的遊憩景點。去年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游昭明先生醉心於大坡池的寧謐之美,主動向池上鄉公所提出委託管理的企畫及經費,將原本閒置的大坡池風景區管理室,改造成【樂賞大坡池音樂館】並負擔三年的人事費及水電費用,提供舒適的座椅、頂級的影音設備,播放經典樂曲及影片,使池上鄉親及遊客可近距離接觸古典音樂之美,將池上鄉打造成全國欣賞古典音樂人口密度最高的鄉鎮。(摘自台東縣政府官網)

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成立於2004年6月,宗旨為:培養欣賞古典音樂的興趣,藉由賞析能力之提昇,讓古典音樂唯美的普世價值常駐人心。主要活動致力於籌辦各類音樂欣賞活動,以全民高水準的音樂素養,牽動高水準的展演及創作,進而使藝術成為創造優質文化的堅實後盾。

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期待藉由劉岠渭教授音樂導聆DVD之錄製發行,讓大眾得以在喜悅與感動中,一步一步輕鬆地踏入古典音樂殿堂。而這也正是基金會以音樂術語"poco-a-poco"(「漸漸地」之意)命名的精神所在。(摘自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官方網站)

1070701-12池上車站 (4).jpg 1070701-12池上車站 (3).jpg 1070701-12池上車站 (5).jpg

1070701-12池上車站 (8).jpg 1070701-12池上車站 (9).JPG 1070701-12池上車站 (11).jpg

由於下午將搭乘火車到花蓮,因此在大坡池稍做停留便趕往池上車站。池上鄉是池上米的故鄉,現今的池上車站乃是根據舊站改建而成,外型像是日式木造穀倉,相當有特色。車站的結構體本身是一棟綠建築,而車站內的廊道間亦展有許多藝術家的書法作品,或是在地鄉親之繪畫、藍染、或刺繡…等作品,充滿濃厚的藝文氣息。

池上車站~摘自旅行圖中 (1) 池上車站~摘自旅行圖中 (4) 池上車站~摘自旅行圖中 (3)

figure-309花朵9池上火車站~綠建築

池上車站位於台灣臺東縣池上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東線鐵路車站。知名的池上便當即起源於此站,本站站房已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計畫改建完工。(摘自維基百科)

位於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山谷間的池上,是池上米的故鄉。以舊車站原址改建的池上車站,外型為日式木造米倉,讓有90多年歷史的池上車站與池上米產生共鳴。旅人走進車站,就有如走入時光隧道一般,回到充滿歷史感的老榖倉。車站運用大量木材及透明玻璃增加明亮度,讓日光自然穿透,挑高的圓弧拱型大廳使空間更顯寬闊;候車大廳與通往月台的廊道間,展有藝術家的書法作品,以及在地鄉親的繪畫、藍染創作、浮雕刺繡,濃濃的藝文風情,讓池上車站博得「最有氣質車站」的美名。(摘自自由時報)

池上車站~摘自旅行圖中 (5) 池上車站~摘自旅行圖中 (6) 池上車站~摘自旅行圖中 (2)

昨日多虧小偉的提點,建議我們今日直接在池上搭車,可省去一段舟車往返的時間,並於五點多順利抵達花蓮車站。出站後,再度搭乘接駁車直達花蓮福容飯店…。

我們先將行李放置客房內,休息片刻後,直接在一樓餐廳會合並享用自助晚餐。此間,小偉還特地來電問候,令人倍覺溫馨!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1).jpg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6).JPG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7).JPG

圖2.3:飯店大廳

晚餐 ~福容飯店/自助餐

1070702-1福容飯店 (1).jpg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12).JPG

花蓮福容飯店式度假式的飯店,除了有戶外泳池、SPA、三溫暖和健身房外,還有桌球、撞球、VR…等設施。由於大家都沒使用過VR,於是決定先來嚐鮮一番,三十分鐘的過程,孩子們輪番上陣,大人在一旁也看得很開心!…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8).JPG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9).JPG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10).JPG

住宿 ~花蓮福容飯店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3).jpg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4).jpg 1070701-13花蓮福容飯店 (5).JPG

福容大飯店 花蓮店位於花蓮市區,輕鬆眺望東台灣華麗巨擘花蓮港,乾淨整潔的環境,精緻舒適的房間,讓您忘卻旅行的舟車勞頓,親切的服務人員,給您賓至如歸的關心與服務,沒有塵囂中的紛亂吵雜,彷彿只有專屬於您的緩慢寧靜小天地,讓您輕鬆徜徉在花蓮的好山好水裡。

飯店距離花蓮車站與機場車程只約15鐘,貼心市區接駁專車,迅速便捷的交通,不浪費您遨遊花蓮的時間,是您東台灣休閒旅遊的度假首選。

福容大飯店 花蓮店,樓高16層,提供257間舒適客房,整體設計結合東部特色流露出濃厚原住民風格,戶外海景泳池,置身其中如同投入蔚藍大海的懷抱。不論您是旅遊背包客或是參加會議的商務人士,皆能在花蓮的好山好水裡得到滿足。(摘自花蓮福容飯店官網)

06004057星星月亮.gif

 

7/02(一):七星潭 >洋基牧場 >花蓮車站 >賦歸

翌日上午,先在餐廳用膳補足元氣之後,大夥兒兵分二路,青年組騎鐵馬遊七星潭,樂齡組則是體驗飯店戶外的泳池和按摩池…。

1070702-1福容飯店 (10).JPG 1070702-1福容飯店 (14).JPG 1070702-1福容飯店 (15).jpg 1070702-1福容飯店 (12).JPG

圖1.2.3:飯店戶外泳池 /圖4:按摩池

七星潭

七星潭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在花蓮機場的東側,七星潭是一個突出於美崙鼻一側的海灣;七星潭從前是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盛的地方,早年是真的有零星湖泊散佈,現在一般稱七星潭是指美崙工業區和花蓮機場以北的地區,海岸線綿延20多公里,海灘寬度約在100公尺左右,大多都屬於礫石攤,讓七星潭成為花蓮近郊最佳的踏浪撿石好去處。七星潭目前也是花蓮重要的漁產區,由北至南有東昌、朝金、嘉豐等三處定置漁場,想要品嚐新鮮海味的民眾也可來到七星潭嚐鮮。(摘自旅遊資訊王)

七星潭的彎月造型是花蓮最高人氣的海岸景點,設有自行車道、海景公園等休憩設施,每到黃昏總有許多遊客在此看海聽濤,觀看定置漁場的海鮮搶灘上岸。(摘自洋基牧場官網)

1070702-2七星潭 (8).jpg 1070702-2七星潭 (2).jpg 1070702-2七星潭 (3).jpg 1070702-2七星潭 (4).jpg

騎鐵馬遊七星潭

自由活動結束回房梳洗一下之後,便整理行囊辦理退房。由於回程是下午四點左右的火車,所以我們先將行李寄放櫃台,再分乘兩輛計程車至附近的洋基牧場吃午餐。

1070702-3洋基牧場 (1).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18).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19).JPG 

洋基牧場

午餐~洋基牧場

洋基牧場位於市區,交通便利步行對面就是松園別館,步行往南可到太平洋公園及東大門夜市,往北走可到七星潭風景區,在洋基牧場可品嚐到獨家特製烤雞、香噴噴的烤魚,還有在地風味餐及原民風味料理等不同餐點。(摘自洋基牧場官網)

1070702-3洋基牧場 (2).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3).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6).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23).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24).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10).JPG

洋基牧場的特色料理當屬他們的甕仔烤雞(需預訂)和烤魚,此外,牧場內有一個羊圈,飼養著許多外型黑白相間的山羊和小羊。

1070702-3洋基牧場 (14).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12).JPG 1070702-3洋基牧場 (16).jpg

餐後,我們再度折返飯店大廳休息,等待三點前往花蓮車站的接駁車。上火車之前,還特別光顧車站附近的特產店(興豐餅鋪、曾記、德昌豆干)買了些伴手禮(雷古多、剝皮辣椒)帶回家…。

1070702-4賦歸 (1).JPG 1070702-4賦歸 (3).JPG 1070702-4賦歸 (4).JPG

圖1:飯店大廳 /圖2:曾記(花蓮站前店) /圖3:花蓮車站

當我們抵達台北時已是華燈初上,於是直接在台北車站內的紅豆小館用餐。一行七人就在豐盛、美味的晚餐中,愉快地畫下句點…。

晚餐~紅豆小館

1070702-4賦歸(11)紅豆小館 1070702-4賦歸(12)紅豆小館 1070702-4賦歸(10)紅豆小館  1070702-4賦歸(8).JPG

圖2:松露炒蛋 /圖4:高速公路夜景

3-15彈吉他.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