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205-3大三巴 (8)

6-13電腦.gif澳門是由澳門半島、沊仔和路沊三個部分所組成,雖然面積不大,但若要深度走透透,或許還是得花個五~七天,所以我們這次也只能算是悠閒地走馬看花…。

1070204-2沊仔 (37-1)龍環葡韻.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39).JPG

玩在澳門>

由於葡萄牙人自16世紀中葉便抵澳定居,四百多年來中葡文化在澳門交匯融合,因此無論在建築、藝術、宗教、飲食各方面,多充滿異國風情。三宅家為了配合觀賞水舞間的時間,因此第二天的行程是以沊仔週邊的景點為主。

1070204-2沊仔 (1)自動行人道.JPG 1070204-2沊仔 (15-1)嘉謨聖母教堂.JPG 1070204-2沊仔 (15-8)嘉謨聖母教堂.JPG

圖1:沊仔景點離酒店不遠,因此我們是以徒步方是漫遊,

途中有一段路竟是自動人行道 /圖2.3:嘉模聖母教堂

嘉模聖母教堂

位於氹仔嘉模前地的嘉模聖母堂,建於1885年,曾於1985年重修,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面臨大海,風景優美。教堂建有公園,種有植物,並設有石亭、石凳,供人休憩,是人們遊樂歇息的理想場地。(以上資訊摘自澳門旅遊局)

1070204-2沊仔 (27-4)龍環葡韻.JPG 1070204-2沊仔 (27-5)龍環葡韻.JPG 1070204-2沊仔 (28)龍環葡韻.jpg 1070204-2沊仔 (29)龍環葡韻.JPG

嘉模聖母公園

1070204-2沊仔 (26)龍環葡韻.jpg

龍環葡韻對面有個戶外劇場&小小生態池

龍環葡韻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是位于澳門氹仔島的旅遊景點,以海邊馬路的五幢葡萄牙式住宅爲主的博物館。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于1999年12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五幢葡萄牙式住宅分別爲: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迎賓館。現在此博物館是澳門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産,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4-2沊仔 (3-1).JPG 1070204-2沊仔 (19)龍環葡韻.JPG 1070204-2沊仔 (24-3)龍環葡韻.JPG 1070204-2沊仔 (24-5)龍環葡韻.jpg

圖3: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目前正是五色古韻影像展

官也街可謂觀光客來澳門必訪的景點之一,由於造訪時適逢禮拜天,好在來得早,否則越晚人潮越多。

1070204-2沊仔 (4-2).JPG 1070204-2沊仔 (4-3).JPG 1070204-2沊仔 (10-1).JPG 官也街

圖3:舊曆年將至,到處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氣氛

官也墟文創

官也街是澳門美食及手信聚集地,一條100米出頭的小街道,卻有許多人慕名而來,無論假日還是平時都熱鬧非凡。不僅有晃記、英記、矩記、咀香園這樣的老牌手信店,還有出名的水蟹粥、大利來記豬扒包、小飛象葡國餐廳等特色老字號餐廳,都在這彙集,一條街就能滿足味蕾盛宴。(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4-2沊仔 (41-1).jpg 1070204-2沊仔 (41-4).JPG 1070204-2沊仔 (41-5).jpg 1070204-2沊仔 (41-10).jpg

官也墟文創規模不大,內有許多文創商品

民政總署

民政總署大樓俗稱議事亭、市政廳,曾作爲澳門議事公局及市政機構的辦公場所,現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的澳門曆史城區曆史建築群之一。現今的民政總署大樓,自明朝起就是中國官員以至葡萄牙人議事機構──澳門議事會。1999年12月20日淩晨,大樓由原稱澳門市政廳大樓被易名爲臨時澳門市政局大樓;2002年,澳門特區政府撤銷臨時澳門市政局及臨時海島市政局而設立民政總署,于是有了現在的名字。

1070205-2澳門半島 (13)民政總署.JPG 1070205-2澳門半島 (15)民政總署.JPG 1070205-2澳門半島 (22)民政總署.JPG

1876年,大樓因日久失修以及受到台風破壞而進行重修,現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大樓一樓進深是中央門廳,而中央門廳之側是展覽廳及公共空間,二樓是爲會議室以及民政總署大樓圖書館。第二進深爲大樓的行政區域及大禮堂所在地,樓高較第一進深的建築爲低。最後一進深則是一個葡式花園,由拱洞連接,有一個渾天儀形狀的花圃。每當聖誕節來臨,民政總署大樓就會裝飾上非常美麗的燈光,南歐風情變得濃厚。(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5-2澳門半島 (28)民政總署.jpg 1070205-2澳門半島 (31)民政總署.jpg 1070205-2澳門半島 (29)民政總署.JPG

民政總署的一樓有一間澳門文物展覽室

聖母玫瑰堂

澳門聖母玫瑰堂外部由淡黃色石頭及白色的灰墁所修建,內部白色的柱子支撐著天花板,堂內牆壁四周設有圍台;其一至三樓作爲博物館向公衆開放。館藏有大量油畫、雕塑和宗教器物,展示了數百年來羅馬天主教教堂在亞洲的曆史。(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5-2澳門半島 (39-1)聖母玫瑰堂.jpg 1070205-2澳門半島 (41)議事亭前地.JPG 議事亭前地 (1)

圖1:聖母玫瑰堂 /圖2:仁蕙堂 /圖3: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常稱噴水池,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一直是澳門熱鬧的商業及文化活動區。位處明朝起中國官員以至葡萄牙人議事機構──澳門議事會(即今民政總署大樓)前而得名。議事亭前地爲處澳門中心區域,曆來上任的澳門總督,必在此舉行儀式,檢閱駐澳門的海陸軍隊。1940年,原地被改建成噴水池至今。

議事亭前地周圍一帶的建築物極富有歐洲特色,不少已被評爲紀念物及具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列入受文物保護之建築物,其門面都不許改動,只可以改動室內架構。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更重金聘請葡萄牙的技師以黑白相間之葡國石鋪砌前地及相連街道地面,使之成爲帶葡萄牙城市風格的行人專用區,現除了遊客必到之處外,議事亭前地仍是澳門社區活動的熱門地點,50、60年代也有香港粵語電影以此地取景。每逢節假日,這裏就會張燈結彩,頗有節日氛圍。(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5-2澳門半島 (42)議事亭前地.JPG 1070205-2澳門半島 (25) 1070205-2澳門半島 (25-1)

圖1:議事亭前地的周邊建築極富歐洲特色

圖2.3:知名的黃枝記粥麵館生意興隆

大三巴牌坊可說是我們這趟旅遊的主要景點,也是一般觀光客必來朝聖之處。

1070205-3大三巴 (4).jpg 1070205-3大三巴 (3).JPG 1070205-3大三巴 (14).JPG

大三巴

大三巴牌坊爲原先的聖保祿教堂被火焚毀後留下了石砌前壁,曆經350多年風雨而屹立不倒;現在成爲來澳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聖保祿教堂最早創建于1583年,在1595年、1602年及1835年先後發生三次大火而燒毀,最後一次最嚴重,只燒剩前壁及68級台階,且教堂前壁遺迹貌若中國傳統的牌坊,將保祿直譯爲“三巴”,故稱爲“大三巴牌坊”,大三巴已于2005年7月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1070205-3大三巴 (10).JPG 1070205-3大三巴 (11)利瑪竇.jpg 1070205-3大三巴 (14).JPG

圖1:遭祝融僅剩下前壁的大三巴牌坊

圖2:義籍傳教士利馬竇來華的第一站~澳門

大三巴牌坊高27米,闊23.5米,石壁厚2.7米,建築屬于矯飾風格,且糅合了歐洲文藝複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第一層有雕有銅鴿象征聖神,左右有日月星辰,頂部有十字架。第二層正中有小耶稣。第三層中央有聲部蒙召升天,天使奏樂歡慶,周圍飾以牡丹和莫邪菊,象征中國和葡國,此層還有諸如七頭龍、魔鬼、鴿子、獅子等等富含寓意的雕刻。第四層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個窗口組成,供奉4位銅制耶稣會聖人。第五層爲正門,寫有拉丁語“MATER DEI”,意思爲天主之母。(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5-3大三巴 (22).JPG 1070205-3大三巴 (24).JPG 1070205-3大三巴 (25).JPG

圖1.2:大三巴牌坊的後面 /圖3:大三巴牌坊的變遷

大砲臺

大炮台創建於1617年,至1626年建成,名為聖保祿炮台,澳門居民多稱為“大炮台”。炮台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呈不規則四邊形,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構成一個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大炮台長期列為軍事禁區,直至1965年軍營改建成氣象台之後才開放為旅遊區。大炮台地處澳門半島的中心地帶,登上大炮台,整個澳門城區盡收眼底。(以上資訊摘自澳門旅遊局)

座落在大三巴牌坊側,大炮台上的古炮在 1622 年抵禦荷蘭人的入侵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惜一場大火燒毀了炮台上的所有建築。現如今,大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綠草如茵,從這兒可眺望澳門的全景。 (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5-3大三巴 (27)大砲臺.jpg 澳門大砲臺 1070205-3大三巴 (15)  澳門博物館

圖1.2:大砲臺 /圖3.4:澳門博物館

由於澳門博物館逢周一公休,因此參訪時讓我們撲了空,覺得有些遺憾!

澳門博物館

澳門博物館於1998年4月18日落成開幕。博物館樓高三層,其中兩層建於大炮台平台之下,只有最上一層由原氣象台的地面建築改建而成,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炮台原有的建築風格和地貌特徵。(以上資訊摘自澳門旅遊局)

澳門博物館是展示澳門曆史及民俗的城市博物館,位于澳門大炮台上,由葡萄牙建築師馬錦途所設計。館內展品展示數百年來澳門的曆史變遷,講述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和平共處的生活。 (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4-2).jpg  1070205-4澳門旅遊塔 (5).jpg 1070205-4澳門旅遊塔 (7).jpg

座落於澳門半島的旅遊塔塔高338公尺,為世界第8高塔

澳門旅遊塔是澳門的重要地標,第三天中午我們特別安排於此享用葡國料理~皇家葡萄餚,即可以收據免費兌換旅遊塔參觀門票。於是我們搭乘快速電梯一躍而上58樓觀景台,不僅有落地觀景窗,也有不少玻璃地面,澳門地區、珠江三角洲和部份香港離島的景致可一覽無遺。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2).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4-1).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28).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15).jpg

圖1:旅遊塔服務台 /圖2:旅遊塔門票 /圖3.4:室內觀景台

膽子夠大、喜愛刺激的話,還可挑戰「笨豬跳」、「高飛跳」、「空中漫步X版」及「百步登天」等娛樂設施。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7).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10).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11).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12).JPG

澳門旅遊塔

澳門塔,是澳門新的標誌性建築,高度達338米,占地面積達13363平方米,總耗資10億元澳門幣,是全球第8高塔,于2001年12月19日竣工揭幕,並正式接待遊客。澳門旅遊塔集觀光、會議、娛樂、美食于一體,不僅接待過衆多國家元首及重要人物,亦曾是多個經貿活動的指定場地。(摘自威尼斯人酒店官網)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13).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17).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18).JPG 1070205-6澳門旅遊塔 (34).jpg

圖4:觀景台設有紀念品販賣機

座落於南灣新填海區,塔高338米的旅遊塔,是一個集旅遊、觀光、表演、會議、展覽、購物、餐飲、娛樂及通訊於一體的綜合設施。

塔樓離地面223米,樓高達四層,包括兩層高的觀光主層,內有玻璃地面,可從觀光層鳥瞰澳門;還有一個可容納250人的旋轉餐廳,視野55公里,讓人盡覽澳門地區、珠江三角洲和部份香港離島的景致。旅遊塔設有玻璃升降機,由地面至觀光主層約45秒左右,乘客感受景物迅速離開自己的腳底,有一飛衝天的感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

行在澳門> 

1070205-1威尼斯人酒店 (6).jpg 1070203-2澳門機場 (7).JPG 1070205-7永利酒店 (63)

各大飯店均有排班的士或接駁巴士,非常便利! 

的士(TAXI)

搭乘的士是在澳門最常用的快捷交通工具,有黑色和黃色兩種,起錶收費都是HK$17。然而三宅家在旅程的第三天欲前往澳門半島觀光,卻遇到一次不美麗的經驗:一位飯店的的士排班司機與我們敲竹槓,因為當時已上了車又不便下車,只好當作是破財換情資(早餐店)了。

飯店接駁車

在澳門若想搭乘免費車觀光,最好的方式就是擅用各大飯店之間的接駁車,往來的班次還蠻頻繁的,可多加利用。

區內巴士

乘坐巴士幾乎可以走遍澳門每個角落,只是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且景點之間距離不遠,因此我們並未以巴士做為交通工具。

人力車

人力三輪車是澳門古老的交通工具之一,如今已改為服務遊客的一種最具特色交通工具。

「論區行賞」的巴士精華遊

為了方便遊客遊覽,澳門旅遊局按主題設計了8條步行路線,同時與當地旅行業者合作,推出兩條精華遊路線:路沊線和半島線,詳情可上澳門旅遊局官網http://zh.macaotourism.gov.mo/index.php )查看。

後記

無論是隨團旅遊或是自由行,皆各有其優缺點。前者只要慎選旅行社和行程,無庸傷腦筋,個人覺得較為輕鬆。後者若想有個充實的假期,必須於事前做足功課(特別是飲食方面),較適合定點旅遊。

1070203-7巴黎鐵塔(62).jpg 1070203-7巴黎鐵塔(63).jpg 1070205-10威尼斯人10周年慶 (3).JPG 1070205-10威尼斯人10周年慶 (7).jpg

這次澳門的自由行雖僅短短的四天旅遊,卻也是相當豐富且「睛彩」萬分!尤其,剛好碰上威尼斯人酒店十週年慶,還免費拍了6組紀念照(三宅家在澳門巴黎人曾花了800元買紀念照)。儘管澳門是個小地方,卻依然讓我們玩得十分開心、且頗有不虛此行之感!(全文完)

1070205-10威尼斯人10周年慶 (2) 1070205-10威尼斯人10周年慶 (4) 1070205-10威尼斯人10周年慶 (5)  1070205-10威尼斯人10周年慶 (6)

line-80童話世界.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