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214-6七股鹽山 (27).JPG

figure60016小汽車.gif 三宅夫婦對於此行下榻的晶英酒店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不僅幸運被升等為商務客房,空間更為寬敞舒適;浴室亦有乾溼分離設備,還有一個雙人大浴缸;而景觀又是面向戶外游泳池和庭園,視野極佳!此外,飯店的服務親切、體貼,每日均會提供新鮮水果,值得推薦!

尤其,我們的運氣又好,兩天剛巧可以品嚐不同風味的早餐:第一天是較偏歐式自助餐,翌日更增加許多台南特色美食(如:牛肉湯、擔仔麵、鹹粥…等),真是口福不淺!

1051214-1晶英酒店(3).JPG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28).JPG 1051214-4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 (11).JPG

1051214-6七股鹽山 (30).JPG 1051214-7潟湖遊船(14).JPG 1051214秀里蚵嗲(13).JPG

Day 3:四草綠色隧道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黑面琵鷺保護區觀鳥 >鹽山阿城 >七股鹽山 >潟湖遊船 >秀里蚵嗲 >賦歸

當初我們在規畫台南旅遊行程時,除了奇美博物館外,我也十分推薦四草綠色隧道。四年前,我曾隨合唱團搭乘竹筏遊覽,當時就對四草林蔭遂道的美景印象深刻,因此頗期待能再度舊地重遊。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3).jpg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5).JPG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6).JPG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24).JPG

icon821貓咪1.gif四草綠色隧道

被譽為「台灣袖珍版亞馬遜河」的四草綠色隧道,位在台江國家公園內、大眾廟後方。百餘年前,這裡曾是運送鹽、糖等民生物資的人工渠道,早期可從四草湖通往今日七股一帶,由於水道較淺,僅有竹筏能通過,所以此地又稱為「竹筏港」。竹筏港沒落後,周邊的紅樹林保護區仍蓬勃生長,逐漸形成了綠蔭成林的「四草綠色隧道」,也因為不受人為破壞,許多招潮蟹、彈塗魚、大白鷺等生物都在這裡繁衍生息。

來到台江國家公園,除了欣賞遠富盛名的黑面琵鷺之外,另一個不能錯過的便是搭竹筏遊覽綠色隧道。搭乘竹筏除了可飽覽綠色隧道的美麗景緻外,船上另有導覽人員解說,簡單介紹綠色隧道的歷史,以及一一介紹紅樹林中的各種動、植物,像是同屬紅樹科的海茄苳、土沉香、五梨跤、水筆仔等等,都是適合生長於河口地植物;沿途也可發現棲息於濕地上的招潮蟹、沙蟹、彈塗魚等生物,生態相當豐富、具多樣化。回到台江碼頭後,還可憑乘船票根至一旁的抹香鯨陳列館免費參觀,館內擁有全台最大、最完整的抹香鯨母子標本,並展出各式台灣蟹種的標本及簡介,非常適合親子一同參觀,豐富知識。(以上資訊摘自旅遊資訊王)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17).JPG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18).JPG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23).jpg 1051214-2四草綠色隧道(27).JPG

由於此番是搭高鐵南下,因此計乘車就成了當地的交通工具。來四草的休旅車,原本是委託飯店幫我們叫車(6人座),或許運將在途中與我們相談甚歡,臨時決定以優惠的價格讓我們包車,也省卻我們今日景點換車的困擾,我們可真是福星高照,一路上都有貴人相助。尤其,此刻正逢黑面琵鷺來台過冬的季節,讓我們出乎意料地多了個賞鳥行程,使得這次的旅行變得更豐富!

1051214-3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1).JPG 1051214-3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3).jpg 1051214-3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4).JPG

icon822貓咪2.gif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黑色的臉龐上有一個如同琵琶般的嘴巴,優雅覓食的姿勢又有「黑面舞者」之稱,被公告為第一類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黑面琵鷺」數量稀少,只有在亞洲東部才能發現其蹤跡,而台灣曾文溪口的七股濕地,幸運地成為「黑面琵鷺」的棲息地。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就是為了要保護這批遠道而來的嬌客所設立,採用環繞一戶外中庭(水池)的線性空間型態建造,規劃常態展示區、多媒體室、特展區、會議室、戶外觀景平台等空間,將黑命琵鷺的生態介紹,透過完善的規劃與維護,推廣給大眾,並提升生態教育與保育意識。(以上資訊摘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1051214-3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6).JPG 1051214-3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9).jpg 1051214-3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10).jpg

賞鳥區位於曾文溪出海口向北的海埔地,黑面琵鷺元棲息地在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每年10月續飛抵曾文溪口過冬,一直到隔年的3、4月才離開。長期以來七股漁民即以「黑面仔」、「黑面鳥仔」或「撓杯」(台音:ㄌㄚˇㄅㄨㄟ)稱之。

黑面琵鷺站立的平均高度約在80公分間,嘴長,先端扁平如湯匙狀,顏臉和雙腳皆黑。夏羽全身多白,胸部及後頭飾羽則呈黃色;冬天時全身皆白,飾羽會變短,故有「黑面舞者」之雅稱。目前全世界總數量不足800隻,民國90年在曾文溪口已超過600隻來台度冬,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二,使曾文溪口有「曾溪飛鷺」的美名。

民國87年(1998)此地成立「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積極研究和保護這類瀕臨絕種的國際名鳥。(以上資訊摘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1051214-4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 (4).JPG 1051214-4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 (3).JPG 1051214-4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 (7).jpg 1051214-4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 (5).JPG

中午,我們在運將介紹的海鮮餐廳「鹽山阿城」,開心地吃了一頓彭派的海鮮大餐後,繼續驅車前往下一個加碼行程~七股鹽山。

1051214-5鹽山阿城 (2).JPG 1051214-5鹽山阿城 (1).jpg 1051214-5鹽山阿城 (18).JPG

icon823貓咪3.gif七股鹽山

鹽山位於中七股近海岸的中寮,佔地2000多公頃,每年10月翌年5月是產鹽期,是台灣工業用鹽的最大產地。民國70年(西元1982年),台鹽為因應晒鹽產業逐漸面臨人力老化和工業成本不斷高漲的困境,直至民國77年(西元1988年)開始全面採用機械器具來收成,綿延西南海岸的鹽場都已陸續收攤,只剩此處七股鹽場引入機械產製的鹽田,國內用鹽來源也因高成本而逐漸用進口鹽,現今鹽山分為南、北兩堆,南堆為產地鹽,北堆則是進口鹽,作為工業用鹽,以「鹽田晒玉」為南瀛新八景之一。

台鹽見觀光客日益增多,乃於工場旁設立簡易展示部,販售新產品,如沐浴乳等清潔用品。台鹽公司譽七股鹽山為「南台長白山」。(以上資訊摘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1051214-6七股鹽山 (2).JPG 1051214-6七股鹽山 (6).JPG 1051214-6七股鹽山 (8).JPG 1051214-6七股鹽山 (10).JPG

台南七股鹽山一直以來也是我嚮往的景點之一,可惜現今的鹽山,或許受到風化的影響?抑或遊客過多的踐踏?已失去原有潔白晶瑩的風貌,目前已暫時封閉鹽山,僅能在附近拍照。不過,初至貴寶地,當然還是要品嚐一下該地的特產:鹽咖啡和冰淇淋囉!

1051214-6七股鹽山 (16).JPG 20161214四草.賞鳥.七股鹽山_170105_0071 1051214-6七股鹽山 (21).JPG 1051214-6七股鹽山 (29).JPG

圖1:緣屋(鹽屋) /圖2:鹽咖啡.鹽冰淇淋 /圖3:良緣橋

icon824貓咪4.gif潟湖遊船 /秀里蚵嗲

七股潟湖區域面積達1,600公頃,介於七股溪與將軍溪之間,當地人稱為「內海仔」,由於曾文溪的四次改道而造成今日的潟湖景觀,這是目前台灣最大的一個潟湖。

 

這兒有著豐富旺盛的動植物生態,如魚、貝、蚵、蟹、蝦、紅樹林、白鷺鷥,以及國際級的貴客-黑面琵鷺,總計有125種魚類、73種貝類,以及30種以上的貝類。附近的龍山村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海產和鮮蚵的料理,喜歡海鮮的人不能錯過。(以上資訊摘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1051214-7潟湖遊船(13).jpg 1051214-7潟湖遊船(8).jpg 1051214-7潟湖遊船(10).jpg 1051214-7潟湖遊船(11).jpg

當我們頂著寒風,搭乘遊船遊覽潟湖,並大啖秀理蚵嗲的著名小吃之後,台南三日遊的旅程也步入了尾聲…。

1051214秀里蚵嗲(2).jpg 1051214秀里蚵嗲(4).JPG 1051214秀里蚵嗲(12).JPG

後記

因為奇美博物館的一幅典藏畫作(餐廳牆面的那幅畫),讓我們這個新成立的團體有了團名,就叫「暮秋美食團」,對我們這群樂齡族而言,名稱倒是取得十分貼切!並約定日後每季要舉辦一次活動。此次攜手同遊台南府,吃(嚐美食)、喝(品美酒)、玩(賞美景)、樂(樂在其中)面面俱到,真是太讚啦! 好期待下一次的行程呢!...

nature_0006夕陽和椰子樹.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